{{ title }}
{{ errorMessage }}


{{ errorMessage }}





{{ registerSuccessMessage }}

当前位置:

首页 > 心理健康教育 > 心灵氧吧

父母导读:站在未来看现在——换个角度看教育
2023-02-04

我一直记得很久以前的一个节目。2006年中央电视台“对话”节目邀请中美两国即将进入大学的高中生参与了一期节目。来自美国的12名高中生,都是那年美国总统奖的获得者,国内的高中生也是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等著名大学录取的优秀学生。在价值取向的考察中,主持人分别给出了智慧、权力、真理、金钱和美的选项,美国学生几乎惊人一致地选择了真理和智慧。他们有的这样解释,如果我拥有智慧,我掌握了真理,相应我就会拥有财富和其他东西。而中国高中生除了有一个选择了“美”外,没有一个选择真理和智慧,有的选择了财富,有的选择了权力。接下来的环节是让中国学生一组,美国学生一组,各组制定对非洲贫困儿童的援助计划。中国学生滔滔不绝从悠久的历史讲起,歌颂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吟咏茶马道,有人弹古筝,有人弹钢琴,有人吹箫,一会儿合唱,一会儿背诵诗词,最后对非洲的援助计划随便说了几句,什么去非洲组织募捐建希望小学等等。现场有一个留美的华裔作家发问:你们募捐,要我掏钱出来,你的整个援助计划要打动我才行;我还要知道我的钱都花在什么地方,我捐出去的每分钱是不是都真正发挥作用了。中国的学生对于这样的问题谁也答不出来,面面相觑。当我们的学生吟诗作赋时,而美国的学生却脚踏实地。他们拿出非常详尽的方案,从非洲的实际情况出发,从食物、教育、饮用水、艾滋病、避孕等一些看起来很细小的实际问题入手,考虑每一项做什么,准备怎么做,甚至具体到每项的预算,而那些预算竟然准确到几元几分。每个人分工明确,又融成一个整体,整个计划拿来就可以进入实施阶段。与美国学生的成熟、干练、稳重不同,中国学生完全与社会实际脱节,眼光局限而且欠缺整体意识,除了才艺展现,就是书本上的知识。这个例子很有代表性。现在放眼望去,我们大多数家庭还是在对孩子进行着语数外加各种才艺的培养路径。即使名校毕业的孩子,仍然要花很长的时间来适应社会,象牙塔里所学的知识和真实的社会是脱节的。一百多年前,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就提出,为什么我们教育出来的孩子,走上社会还需要几年才能适应社会? 而我也在一直思考两个问题:

1.我们的大学毕业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差别巨大,在同样的教育体制下,这些巨大的差别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2.往往我们等孩子们大学毕业进入工作后再对他们进行培养和提升,其中甚至还包括一些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基本的思考能力。那么,这些培养能否提前?如果可以,将放在教育的哪个位置?我们的教育目标是什么?影响因素有哪些?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首先我们来看教育的目标:从社会来讲。我们需要能够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才,使我们的社会越来越美好;从企业或各类组织来讲,我们需人才,组织才能成长和社大;从家庭来讲,我们朴素的愿望是希望孩子长大后身体健康、工作好、收入高、家庭幸福。这里,我们谈到人才。人才,泛指备行各业中的领军人物,现在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杜会作出贡献的人。他们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大到国家,小到组织,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的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人才。人才从哪里来? 教育得来。所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生活中我们常把教育理解为学校教育:比如孩子现在要读什么学校?将来要读哪个大学?等等。这是指狭义的教育。广义的教育泛指一 切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这个过程从孩子出生即开始,并持续终生。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到,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孩子们的未来,并不是把孩子送入大学,就大功告成了。那么我们如何能通过现在的教育活动,培养未来的人才呢?未来社会所需的人才是什么样的呢?

未来已来。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科技力量:人脸识别,机器人、智能家居、无人驾驶等等,已经在逐渐重新塑造着我们的生活环境。当下我们面临的新的科技力量,更新的不再是人类的工具,而是人类自己可能被适应的范围,都有我们可以吸取的精华,但也有其历史和个人的局限。

综合来讲,我觉得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生命周期理论更适合支撑我们的教育理想。埃里克森的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健全人格是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中形成的,是终生发展的。从出生到老年,分为8个阶段,在每一个阶段都有人格发展的重点。如果重点任务完成就会顺利往下走;如果没有完成这个遗憾就会遗留下来影响后面发展,埃里克靠的理论为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论保证和教育内容。

从教育的每个环节入手,重点在于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会为培养人才打下坚实而特别的基础。教育是为了培养未来人才,他们既要服务于社会,为社会作贡献,也要能建设家园,有幸福生活。那么生活有多宽广,教育就应该有多宽广。现在回答我前文中提到的两个问题:

1.我们的大学毕业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差别巨大,在同样的教育体制下,这些巨大的差别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一主要是家 庭教育造成的。

2当我们等孩于们大学毕业进入工作,然后再进行培养和提升,甚至还包括一些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基本的思考能力,这些培养能否提前? 教育实践已经表明,这些培养可以提前,并且主要也是由家庭教育完成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等教育形式中,家庭教育是第一位的:家庭教商从孩于出生就开始了,它打下了孩子接受其他形式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是孩子人生的莫基石,对孩于人生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学校教育有其统一性,人生的启示,思考和行为习惯更多的是由家庭教育培养的:拓宽孩子视野的宽广的生活教育,在孩子走入社会以前,也只能由家庭来完成,从而为未来做好准备。

站在未来看现在,家庭教育无比重要。孩于站在家长的肩上,家长前进一小步,孩子则前进一大步,甚至或许会改变人生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