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不喜欢他,却每天要装出笑脸打招呼,真累。”
“忍了他很久,今天终于忍不住吵了一架,结果现在更尴尬了。”
“一看到他就烦,可又躲不开,搞得自己整天没心情学习。”
你是不是也有过这种经历?遇到不喜欢的人,翻脸怕伤和气,忍耐又憋得难受,最后要么自己生闷气,要么把关系搞僵。
其实,处理对一个人的 “不喜欢”,有更聪明的办法——森田理论。
01什么是森田理论?
森田理论是日本心理学家森田正马提出的,核心是 “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简单说,就是不跟自己的情绪较劲,也不强迫改变别人,该干嘛干嘛。
用在 “不喜欢一个人” 这件事上,就是:承认 “我不喜欢他”,但不被这种讨厌困住,继续过好自己的日子。
森田理论最初是用来解决强迫症、焦虑症等心理问题的,后来被广泛应用到日常情绪管理中。
“顺其自然”,就是接受已经发生的事、已经出现的情绪。
比如,你不喜欢一个人,这是客观存在的情绪,不用逼自己 “必须喜欢他”“不能讨厌他”,承认这种情绪的存在就好。
“为所当为”,就是不管情绪如何,该做的事照样做。
森田理论的关键,是不把 “不喜欢” 当成一个 “问题” 来解决,而是把它当成一种 “正常的情绪” 来相处。
就像天气有晴有雨,情绪有喜欢有讨厌,没必要强求每天都晴天,也没必要强求自己对所有人都有好感。
02允许自己的 “不喜欢” 存在
很多人处理 “不喜欢” 的第一步就错了:觉得 “不喜欢别人是不对的”,拼命逼自己 “别讨厌他”。
结果越压抑,越在意,最后满脑子都是那个人的不好。
森田理论说,情绪是自然产生的,就像饿了想吃饭、困了想睡觉,讨厌一个人也是一种自然反应,没什么对不对的。
允许自己讨厌一个人,反而能减少这种情绪的影响。当你不再和自己对抗,会发现心里的烦躁反而减轻了。
“情绪接纳理论” 也指出,刻意压抑情绪会消耗大量心理能量,而接纳情绪能让人更专注于该做的事。就像手里握沙子,握得越紧漏得越多,轻轻捧着反而能握住。
对 “讨厌” 这种情绪也是如此,允许它存在,它就不会一直缠着你。
有人可能会说:“允许自己讨厌他,会不会变得越来越刻薄?” 其实不会。
承认讨厌,是正视自己的感受,而不是放纵自己去攻击别人。
就像你知道自己饿了,不等于要去抢别人的饭吃,只是知道 “哦,我现在需要吃东西了”。
03别人的态度,其实与你无关
讨厌一个人时,我们总忍不住想:“他为什么是这种人?”、“他就不能改改吗?”
其实,别人的性格、行为,很多时候和你没关系,也不是你能改变的。
森田理论强调 “不干涉不可控的事”。
一个人让人讨厌,可能是因为他的成长经历、性格习惯,这些都是长期形成的,不是你说几句、吵几次就能改变的。
比如,有人天生自私,你再讨厌,他也不会突然变得大方;有人说话刻薄,你再生气,他也改不了口无遮拦的毛病。
心理学中的 “控制点理论” 把事情分为 “可控的” 和 “不可控的”。
自己的行为是可控的,别人的行为是不可控的。总想着改变别人,就像试图让太阳从西边升起,注定会失望。别人的态度和行为,就像刮风下雨,是自然现象。你可以准备伞防备下雨,但不能阻止天下雨。明白这一点,就不会因为别人的讨厌之处而一直较劲。
04最高明的处理方式“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用森田理论处理 “不喜欢一个人”,具体可以分成四步,每一步都很简单,但能帮你摆脱情绪的困扰。
(1)悦纳情绪:自然接纳讨厌情绪
当你发现自己讨厌一个人,不用评价自己 “太小气”,也不用强迫自己 “要大度”,只是在心里对自己说:“我现在有点讨厌他,这很正常。”
不用立刻说服自己 “他也有优点”,先接纳当下的情绪。
悦纳情绪不是让你喜欢这种情绪,而是像接待客人一样,来了就来了,不赶也不追,客人总会走,情绪也会慢慢平复。
(2)顺其自然:不强求改变他人
(3)课题分离:只做好自己的事
课题分离是阿德勒心理学的概念,森田理论也很强调这一点,意思是分清 “自己的事” 和 “别人的事”。
讨厌一个人时,“别人怎么做事” 是别人的课题,“自己怎么应对” 是自己的课题。
比如,有人总在背后说你坏话,这是他的课题;你要不要生气、要不要回应,是你的课题,你管不了他说不说,但能管住自己不因为他的话影响学习。做好自己的事,别人的课题不用你操心,当遇到冲突时,要考虑是否花时间去对抗时,我们可以自问两个问题:
① “这件事影响我的核心目标吗?”
② “我的反应能改变事实吗?”
通过这两个问题,我们可以判断这件事是否值得我们花费精力去应对。
(4)为所当为:专注自身行动与成长
“为所当为” 是森田理论的核心,就是不管情绪如何,该做的事照常做。
把注意力盯在讨厌的人或事上,对方的一举一动都会搅乱你的心情。
你会觉得 TA 越来越讨厌,忍不住想吐槽、诋毁,结果白白耗掉自己的时间。
最有效的办法是把目光从对方身上移开,转回到自己身上——专注于当下,做一件具体且有意义的事。比如沉下心读一本小说,或者全情投入工作,进入心流状态。
这种时候,外界的干扰进不来,所有杂念都会被抛开。
当心流结束,你会收获一种由内而外的满足感,那是专注带来的笃定和成就感。多关注当下的自己,不断提升,才是最该做的事。
有个 “猴子爬树理论” 很形象:人这一生就像猴子爬树,在底层时,抬头看到的全是猴子屁股,没人给你好脸色;爬到高处后,低头看到的就都是笑脸了。
遇到不喜欢的人,别指望改变对方,你能改变的只有自己。默默积蓄力量,不断提升,进入更高的圈层。
当你足够强大,那些讨厌的人,或许连你的背影都追不上了。
05总结
最后想对你说:不喜欢一个人,是很正常的事,不用自责,也不用强迫自己去改变什么。
森田理论告诉我们,处理 “不喜欢” 的最高明方式,不是翻脸,也不是忍耐,而是:承认自己讨厌他,不被这种情绪困住,做好自己该做的事。
就像路上遇到一块石头,你不用非要把它搬走(可能搬不动),也不用盯着它生气(浪费时间),可以绕过去,继续走自己的路。石头还在那里,但它影响不了你前进的方向。
生活中总会遇到不喜欢的人,这是无法避免的。
但你可以选择不让他们占据你的心思,消耗你的精力。专注于自己的生活,做好自己的事,当你变得越来越强,会发现那些不喜欢的人,其实根本不值一提。
记住,你的时间和精力很宝贵,别浪费在不喜欢的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