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心理健康教育 > 心灵氧吧

苛求完美:如何走出“完美主义”的牢笼?
2025-04-03

有一种行为特质,它吹毛求疵,又三分热度,过度要求细节,又喜欢拖延……你可能猜到了,它是——完美主义

1.什么是完美主义?

说到完美主义,你的脑海里会跳出什么样的形象?

似乎是西装革履,衣服没有一点折痕,眼镜上没有一点灰尘;做事一丝不苟,旁人难以达到对方的标准,难以容忍犯错,严格的样子;完美主义被定义为有着“过高的个人标准和过分的自我评价”

完美主义是一种在外人眼里一丝不苟完美无缺的形象;但实际上在他的内心世界里,伴随着对自己的否定与不愉快的感觉,需要通过他人的认可获得安全来填补脆弱;

完美主义的是世界是矛盾的:他们追求完美,但实际上他们的内心的世界并不完美。

2.完美主义的内在矛盾与动力

为什么完美主义者可以不断地追求精确与完美的生活呢?因为他们很喜欢把握细节吗?还是他们对成功有更高的追求?或者他们的本质是永动机?其实都不是。

对于完美主义而言,对细节的把控只是为了获得控制感的来源;对完美的追求并不是因为主动寻求更好的发展而是为了掩藏内心的恐惧而被动地生活与设限。

完美主义的动力主要来源两个部分:

1)维持完美带来的好处

他们追求完美带来的好处,具体来说有3点:

1.感到安全:对细节的追求和反复的检查会让TA的生活更有控制感,感到安全

2.填补否定:通过优秀的行为获得他人的认可填补内心的否定;

3.感到自信:通过努力以及外部的成就帮助TA填补内心的不自信感。 

对于完美主义而言,虽然他们知道这是不完美的世界,但依旧需要追求完美带来的感觉。

2)避免不完美的好处

另一方面,他们需要用这样的方式应对内心的冲突,去面对他们内心对自己的否定与期待。

完美主义有着矛盾的内心世界:

一方面对自己有很高的期待,他们希望自己能做到最好,有着缺乏弹性的高标准。

另一方面却对自己有着低的自我评价,对自己没有信心,觉得自己不好,做不到。

又希望自己好,又觉得自己做得不好这是他们内心焦虑痛苦的根源;

因为不自信,觉得错误是自己的;所以他们会更加努力,反复检查与修订;  

因为觉得自己不够好,自己不能成为自己的标准;所以会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

试想:假如他们觉得自己足够好,那为什么会需要一而再再而三的检查与修订呢?

完美主义的是这样养成这样“别扭”的性格,并不是与生俱来。完美主义对自己高的期待不是对自己的苛刻与虐待,而是以往生活习惯的延续。

1.如果我不是完美的小孩,父母就不会爱我

完美主义的童年期生活在条件与交换里。他们需要用努力考取好成绩/按照父母的要求生活等各种满足父母的方式,来换取父母的关爱;心理学家也将这样以类似交易的模式获得的爱,称为“有条件的爱”。

书中对这样的情境有更深刻的描述:

“在“有条件的爱”底下成长的孩子,他们会尽力去符合他人的标准,只为换来一句“你表现得很好。” “你很棒。” “你好厉害。”而这对他们来说就是“我爱你”的意思。”

这部分的文字让人微微心疼。在有条件的爱之下,被爱并不是因为你值得,而是因为你能做到什么。

2.如果不做什么,我就会感到焦虑。

“有条件的爱”似乎完美主义的心中植入了这样的咒语:

如果你做到……你才会获得爱。同样如果你做不到……,你就不配获得爱。   

这样的咒语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在升级着;让人难以真实的判断他人对自己的期待是怎么样的,自己也对自己处于一种过高的期待中。不断地想偿还世界的给予,而难以接受世界单纯的给予。

举个例子:到男朋友家吃饭,男友妈妈说不用你来做什么,只要好好吃饭就可以哈!

非完美主义:可以就好好吃饭,然后说:好的,谢谢阿姨!

完美主义:却会因为什么不做感到心神不宁,在内心中觉得自己应该做些什么,不然就会有焦虑的情绪。

对于完美主义而言,他们需要不断做什么,不断地检查把事情做到滴水不漏,是因为他们的内心永远有“要做些什么”的声音鞭笞着他们,如果不这么做他们就会感到焦虑。

完美主义的松绑

1.接纳自己“有缺陷”的人生

实际上我们的生活并不存在“绝对的完美”,完美只是我们一种拔高的期待,让我们忽略我们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困境,完美只是一件华丽的外衣遮挡着我们内心不能被自己接纳的部分:不够风趣,原生家庭,不被接纳,得不到社会的认同;

我们真实的需要并不是成为特别的人,而是需要成为自己。

2.发现自己真正的需求

从发现自己真实需要开始,建立对自己的合理期待与真实的评价。

找到内心中真正的痛苦与恐惧,这是发现你内心需求的起点;那些负面的感情诉说着你真实的缺乏与渴望。

3.自我肯定:你值得

相信自己值得他人的付出,把自己的感受放在第一位,而不需要辛苦追求无止境的脚步,期待自己会变得更好。

从包容他人不完美开始:相比于自己他人的不完美似乎更容易接受,反复练习共情他人,看到他人瑕疵背后可取的价值,会让我们更容易看到自己的优点。

展露真实的一面:尝试展示自己“不够努力”的那一面,完美主义通常只愿意展示足够努力好的那一面,但不够努力的自己同样存在自己的价值,也需要被看见。

回忆美好的时光:回忆“开始努力以前的自己”,当时的你,不需要成就,不需要证明自己也能活得自在。

完美主义或许不会在短暂的时间里改变,但我们可以在心底埋下这样的种子: 

允许自己拥抱完美的生活,也同样允许自己拥有不完美生活的自由。

愿我们都能走向更真实的生活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