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
{{ errorMessage }}


{{ errorMessage }}





{{ registerSuccessMessage }}

当前位置:

首页 > 心理健康教育 > 心灵氧吧

努力培养自己的内部动机
2019-02-10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说有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实在难以忍受。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找到这些孩子,并且给每个孩子25美分,对他们说:"你们在这玩,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 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玩得更加喧闹了。老人又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5美分。他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些。1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 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结果,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5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再也不会来了,再不会为他而玩了!

故事讲到这里,大家有什么启发吗?

玩是孩子的天性,没有孩子是不爱玩的,那为什么故事中的孩子,最后会变成在为老人而玩呢,原来老人通过用美元鼓励孩子玩的方法,使孩子“为了快乐而玩”的内部动机,变成了“为获得美元而玩”的外部动机,一旦降低外部奖励,偏离孩子的内部期望,那么孩子就会变得非常不满,不再愿意为老人而玩,而此时,孩子们已经失去了最初单纯的玩耍的乐趣了!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许多孩子在学校里努力读书,取得好成绩,就是为了获得父母的外部奖励,一旦父母的奖励不符合自己的要求,就放弃努力,一副和父母对着干的架势,好像自己是为父母学的。许多父母对此无可奈何,感到很头疼,抱怨自己的孩子太不听话,其实,这并不怪孩子,正是身为父母的我们扼杀了孩子们曾经拥有的内部学习兴趣,大家可以回忆一下,孩子在刚上学的时候,往往是对学习有着极强的好奇心与探索欲的,他们常常会为自己获得的新知识而感到欢欣雀跃,倒是父母常常给孩子泼冷水,让他们“戒骄戒躁、多向某某好学生学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孩子们在父母一次又一次的唠叨中,渐渐丧失了自己对学习本身的兴趣,而变得很在乎外部的奖励、外部评价标准,变成了为父母而学!

我们自身又何尝不是外部动机的受害者呢?在工作中,我们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外部评价系统,常常为了获得更高的工资和奖金而不断努力,可一旦我们发现,不论自己怎样努力,工资和奖金都很难再相应增长时,我们常常会抱怨,会怨天尤人,会觉得不公平,不满和牢骚等负性情绪让我们变得痛苦,让我们出现“职业倦怠”,损害我们的身心健康。为了获得心理平衡,我们就只好降低内部期望,减少工作的努力程度,似乎这样才算公平。几年过去后,你一反省,发现现在的你,已经没有刚工作时的激情和才华了。

   从现在开始努力培育自己和孩子的内部评价体系吧,让学习和工作变成"为自己而玩"!不要太在乎一时的得失,请记住成长才是最重要的!